這年頭什麼都可以有毒。
毒奶粉事件延燒過大半個地球後,整個台灣島上依舊沸沸揚揚。新聞台一半以上的時間還在報導著獨奶粉的消息,另外一半沒有報導毒奶粉新聞的時間則由一旁的跑馬燈繼續預告著下節新聞馬上又有哪些毒奶粉的最新消息:衛生署標準又換成多少了、臺灣人跟大陸豬誰又比較不如了、美國到底有沒有三聚氫氨的標準......想看新聞的我只好把電視關掉。
其實我對毒奶事件並沒有太多的想法,但是看著新聞上播放著所有人的反應卻覺得異常的奇妙。
今天早上,我從電腦公司那拿回我工作用的電腦,送修的原因是因為電源供應器壞了。上禮拜送去時,除了請工程師幫我確定是否是電源供應器壞掉導致無法開機之外,我也請他幫我檢查我的1394卡是否正常。今天早上去拿電腦時,工程師開機測試給我看新換的電源供應器運作正常,然後我就問說是否1394卡也是OK的,結果他才手忙腳亂地進入控制台查看,很明顯的,他忘記幫我檢查,而且他也忘了我之前跟他提過我自己在控制台裡頭檢查也都是沒問題的,但是我插上外接硬碟就是沒反應,而且那顆外接硬碟在別台電腦上是正常的。結果,工程師請來他們店裡的老闆,老闆劈頭就跟我說:「我們這裡沒有可以測試1394的機器啦,而且你那個控制台裡面驅動程式顯示OK就是沒有問題啦,應該是你硬碟的問題喔。」老闆給我這樣的回答,我雖然不甚滿意,但好像也沒辦法再說什麼。我想想,我們家在這裡修電腦也修過好多年了吧,一直以來也都還可以接受,只是今天面對老闆的回答我卻沒辦法提出其他反駁,理論上他是電腦方面的專家,他會這樣回答我應該就不會有問題了吧。
就是這種矛盾的情緒讓我們面對「專家」時總會有太多的想像。
我爸非常討厭牙醫,他總說:「牙醫都會要你做許多額外的處理,無論你的牙齒有沒有需要,反正他們多做就多賺錢。」但是今天如果真的牙痛了,我想我爸還是得去掛號的。我不知道類似這樣的想法是不是因為台灣的許多社會現象才讓人們有許多類似的想法,還是說這是很普遍的一種懷疑。就像是我們越來越多的食品上面有著政府認證的「健康食品標示」,但是卻總是還會出現各種五花八門的民間偏方。這在我前陣子「養肝」的時候體會頗多。
我因為第一次的兵役體檢驗出肝指數過高,沒能在畢業後馬上去當兵,因此八月回台北住在家裡之後,我媽就開始了一連串的「超級養肝食補大作戰」希望我在她努力的調理之下,能夠順利通過複檢趕快去報效國家。坊間其實很多健康食品都標榜著「能有效降低GOT、GPT指數(肝指數)」,像是XX蜆精、OO大燕麥片等等的食品,不過價錢都所費不貲,因此媽媽特別蒐集了好幾種食療的方法每天讓我換著吃,除了三天兩頭幫我用電鍋蒸上一大碗不加水的蜆仔之外,整條帶皮的絲瓜也是蒸完直接給我喝,另外一個禮拜也會買幾瓶現榨甘蔗汁要我加幾滴檸檬原汁喝下。
到底有多少功效我是不知道啦,但我體檢就這樣過了。
我很好奇,「專家」在我們心目中到底具有什麼樣的地位?我們好像不自覺的會開始選擇性的接收我們想要知道的訊息,並且放大。我們放大生活中所有致癌物的存在,放大所有偏方帶來的療效,對於專家們的警告我們聽得是戰戰兢兢,然後對於另外一些可能也是事實的安撫,我們卻覺得是在草菅人命。到頭來活在高度警戒與危險中的我們到底是想要怎樣呢?
不過另一方面,或許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跟這年頭許多不務正業的專家很有關係。我們似乎有太多披著五彩繽紛頭銜的專家,讓我們幾乎快忘了他原本專精的是什麼,他們背負著他們擁有的專業,在立法院上叫著跳著、在電視節目中唱著演著、在報紙上替一位又一位的政治人物背書、或者是在書皮封面簽著名推薦...
「於是我們不再信任專家,專家也不再住在專業之中。」
這結論好像有說等於沒說,總之,我只是希望可以發發牢騷,然後繼續小心翼翼地對這些鳥事情報著平常心。
 
0 意見:
張貼留言